梅州:撂荒地“蝶變”豐收田致富田-新華網
      1. <nobr id="xtbji"><progress id="xtbji"><sub id="xtbji"></sub></progress></nobr>
        <table id="xtbji"></table>
      2. <form id="xtbji"></form>

      3. <var id="xtbji"></var>
          <var id="xtbji"></var>
          新華網 > 廣東 > 正文
          2023 11/21 14:35:02
          來源:廣州日報

          梅州:撂荒地“蝶變”豐收田致富田

          字體:

            同福村蔬菜基地。

            近日,由廣州市委宣傳部、市協作辦聯合組織的媒體采訪團奔赴梅州,開展“走萬水千山,看共同富裕”主題采訪報道。四天時間里,采訪團深入產業園區、田間地頭、農戶家中,發掘對口幫扶協作中的廣州擔當,記錄“百千萬工程”里的廣梅實踐,見證廣州與梅州的兄弟情深。

            據了解,自2013年廣州全面對口幫扶梅州以來,廣州市累計安排對口幫扶梅州專項資金86.7億元,累計選派2200多名干部及專業人才參加對口幫扶工作,30個工作隊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產業振興模式,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,聯農帶農增收致富。

            產業幫扶強筋骨:國企“先行軍”彰顯廣州擔當

            走進廣州對口幫扶協作梅州的主陣地廣梅產業園,園區里道路寬敞,綠樹成蔭;廠房內機械轟鳴,熱火朝天,為冬日梅州增添勃勃生機。

            自2013年起,廣州全面開展對口幫扶梅州工作。十年來,以廣梅產業園為主陣地的“1+8”產業共建園快速發展,產業幫扶蹄疾步穩。其中,廣汽、廣藥、珠江啤酒等廣州國企“先行軍”功不可沒,他們共帶動38家企業進駐,為廣梅產業園貢獻約四成的工業總產值,彰顯廣州擔當。

            作為首家在廣梅產業園投產的國有企業,梅州珠啤近幾年年均產值超3億元,稅收超5000萬元,是園區內的第一納稅大戶,也是粵東地區的啤酒銷量冠軍。

            梅州珠江啤酒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泉告訴記者,目前企業正規劃新增一條產能4萬瓶/小時的瓶裝啤酒生產線,預計明年動工安裝建設,力爭2025年投產。“投產后產能將增加5萬噸/年,翻了一番,增加年利潤2000萬元。”

            走進位于廣梅產業園的廣汽零部件生產車間,只見一臺臺機械手臂上下翻飛,智慧化生產有條不紊。作為來自廣州的國企,廣汽集團發揮“鏈主效應”,目前已帶動16家汽車上下游企業入園,帶動當地就業約2000人。

            產業幫扶要因地制宜,更要“輸血造血”。記者來到位于廣梅產業園的王老吉大健康原液提取基地,陣陣草藥的清香便撲鼻而來。王老吉大健康產業(梅州)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方明介紹道,廣藥集團在梅州因地制宜建立了仙草規范化種植基地,直接鏈接當地農業種植,以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的模式發展仙草種植產業,實行定向收購,成功帶動當地660家農戶種植仙草2280畝,每畝收益約5000元。

            廣州國企的真幫實扶,為蘇區梅州的產業發展壯大筋骨,也推動產業園區提質增效。近三年來,廣梅產業園工業總產值增速均超過20%,去年工業總產值、增加值增速均名列梅州市前茅,上半年全口徑稅收同比翻番。

            廣州對口幫扶協作梅州指揮部(下稱“廣梅指揮部”)指揮長張文杰表示,下一步,廣州將全力以赴做強做大廣梅產業園,力爭三年實現產值倍增,今年要實現80億元的工業產值。此外,還要爭取盡快出臺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“黃金十條”等系列政策,全力精準招商,力爭每年引進20個制造業項目,并充分利用紅色蘇區的優勢,力爭明年成功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。

            創新模式練內功:打造全域土地綜合整治“新鋪模式”

            汽車甫一進入蕉嶺縣新鋪鎮同福村,連片的蔬菜基地便映入眼簾,田里綠油油的菜心長勢喜人。同福村村民曾禮安正在蔬菜基地里“上班”,負責采摘和搬運蔬菜的他,每天能領到200多元的“工資”。

            年過六旬的曾禮安原本賦閑在家,子女外出打工,家里近三畝地也都撂了荒。變化發生在2021年,蕉嶺縣新鋪鎮入選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級試點,一場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在新鋪鎮、同福村有序開展……在廣州駐蕉嶺縣新鋪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幫助下,同福村堅持土地“集中、連片、增效”,引進了蕉嶺縣勤佳農業種植有限公司,預集約變真流轉,變“小田”為“大田”,將土地經營權流轉給企業,打造了同福村千畝蔬菜示范基地。

            曾禮安告訴記者,土地整治工作啟動后,他第一時間就將家里的近三畝撂荒地流轉出去,每年可拿到約2000元租金。而每天在蔬菜基地干活,也能為他帶來一筆不菲的勞動收入。“現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,子女在外也安心,家里收入也增加了,都可以買車啦!”曾禮安難掩喜悅地說道。

            同福村黨委書記、村主任、耕耘合作社負責人曾艷忠介紹道,目前該項目為村集體經濟累計增收5萬余元,并實現務工農戶每人月均增收3000元以上。不久前,同福村還入選廣東省“百千萬工程”首批典型縣鎮村名單,目前正在申報“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”。

            很快,這一模式就在新鋪鎮全面鋪開。新鋪鎮黨委副書記、鎮長涂偉文告訴記者,在駐新鋪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助力下,新鋪鎮以同福村為試點,在全鎮共集約土地約5000畝,形成萬畝耕地保護集聚區,不僅激活農村閑置土地,還使村民有租金、村集體有收益,打造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“新鋪模式”。

            土地集約起來后,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?駐新鋪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丘旭寧介紹道,在廣梅指揮部指導下,工作隊謀劃了“光伏小鎮”示范項目,并大力發展“板下經濟”,將農業生產與光伏發電相互結合,重點打造食用菌、蔬菜、南藥、花卉、特禽養殖等5大“農光互補”產業,讓農民更多共享光伏農業建設成果。

            互利共享的“新鋪模式”,是廣梅指揮部加強創新探索,激發梅州發展內生動力的生動寫照。近年來,廣梅指揮部還高效率推進梅州荒地整治,在梅州30個鎮流轉土地16.26萬畝,復耕復種15.49萬畝撂荒地,讓撂荒地蝶變成為致富田、豐收田。

            張文杰表示,下一步廣梅指揮部將全力以赴推進“百千萬工程”,推動駐鎮幫鎮扶村工作走深走實;推廣已成功創建的產業幫扶模式,打造一批產業社區,促進三產融合發展;依托“菜籃子”配送中心及鄉村振興幫扶館等,提高“梅字號”產品銷量;還將深入推進教育醫療幫扶,整合廣州優質資源推動梅州教育醫療事業發展,不斷提升梅州蘇區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,助力梅州蘇區振興發展。

            跑好廣梅協作接力賽

            穗梅情深,薪火相繼。

            若要概括廣州這些年的幫扶工作,一串“真”字足以概括——真心真意、真金白銀、真抓實干、真幫實扶。僅看近十年,廣州累計安排幫扶專項資金86.7億元,累計選派2200多名干部及專業人才。雙向奔赴帶來發展蝶變,以廣梅產業園為例,近三年來工業總產值增速均超20%,“二期現象”勢頭喜人。從招商引資到產業共建,從鄉村治理到民生改善,廣梅對口幫扶花團錦簇、碩果壓枝。

            同心同行,加壓奮進。當前,全省正以頭號工程的力度抓緊抓實“百千萬工程”。攜手同心向未來,廣州將與梅州一道,緊抓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重大機遇,做好對口幫扶協作、扎實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“必答題”。

            需求牽引,做好精準文章。帶什么來、幫扶什么、留下什么?回答這些問題,提升幫扶協作精細化水平,關鍵要找準梅州所需。發展所需、改革所急、群眾所盼,便是實干所向。盡廣州所能,當好“合伙人”“助跑者”,促進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、需求對接,奏好協調發展“協奏曲”,共繪共同富裕“一張圖”。

            全面激發內生動力,方能更好把對口幫扶協作的“實干”轉化為梅州蘇區振興的“長效”。可見,增強內生發展動力,是提升幫扶協作實效化水平的關鍵所在。樹立發展思維、產出思維、服務思維,以思維之變驅動發展之變;牽住產業“牛鼻子”,扭緊產業平臺、招商引資、特色產業等重點關鍵,讓產業田“多打糧食”;加快補短板、強弱項、固根基、揚優勢,推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,在落實“百千萬工程”的火熱實踐中爭先進位。

            勤勉務實,勵精篤行。一路走來,從“對口幫扶”到“對口幫扶協作”,詞義微調,既是廣州對口幫扶實效的最佳注腳,也是對新一輪工作更上層樓的全新標高。以“廣州所能”滿足“梅州所需”,對口幫扶協作必將助兩地高質量發展一臂之力。(陳家源 張冬梅 忠情)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【糾錯】 【責任編輯:魏曉航】
          大陆欧美日韩综合